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96——WHO单独将JN.1列为“VOI”等级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4-08-22

在当地时间12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了一条更新,宣布其在12月13日将JN.1变异株单独列为“VOI”级的新冠变异株

WHO官方同时也更新了风险评估报告[1]:

翻译

此前,JN.1被作为是BA.2.86的一部分,其父系变异株被归类感兴趣的变异株(VOI)。然而,在最近几周,JN.1持续在多个国家被报告,其流行率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占据了绝大多数向GISAID报告的BA.2.86系变异株。由于其迅速增加的传播速度,世界卫生组织现在将JN.1分类为从BA.2.86中分离,单独成为VOI级别。

考虑到现在有限的证据,目前JN.1在全球一级造成额外公共健康风险的等级为低。预计在其他病毒和细菌感染激增的情况下,这种变异株将可能导致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特别是进入冬季的国家。在与世界卫生组织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TAG-VE)进行讨论并综合现有数据后,预计全球目前的人群免疫情况以及XBB1.5加强疫苗的接种,将能够对该变异株产生交叉保护效果,以应对重症的情况因此与其他Omicron系变异株相比,该变异株不太可能增加国家公共卫生系统的负担。然而,临近冬季的国家应该意识到,新冠病毒和同期传播的病原体可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负担。


一、关于JN.1

JN.1是BA.2.86的后代变异株,最早的样本采集时间为2023年8月25日。与其亲本相比,JN.1新增了一个L455S突变。
关于JN.1的相关内容可以查看往期的分享与转载:

二、JN.1的测序变化

截至2023年12月16日[2],共有来自41个国家的7344个JN.1序列提交给了GISAID,占2023年第48周流行病学(11月27日至12月3日)全球可用序列的27.1%。目前JN.1序列的最大比例来自法国(20.1%,1552个序列),美国(14.2%,1072序列),新加坡(12.4%,934序列),加拿大(6.8%,512序列)和瑞典(5.0%,381个序列)。

目前的测序结果显示,JN.1增速较高的国家与之前第40周至第44周时BA.2.86增速较高的国家基本一致。
三、关于JN.1
目前来看,JN.1的传播速度显著高于之前的BA.2.86时期,增幅最高的为西太平洋地区,由第44周的1.1%迅速增加至第48周的65.6%已经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但目前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
(一)传播优势
根据目前的测序数据来看JN.1相较于同期的其他新冠变异株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播优势,在2023年第44周至第48周期间,JN.1的测序占比在部分国家的上升情况分别是:
  • 法国,从10.9%上升至45.5%。

  • 美国,从2.1%上升至19.9%。

  • 英国,从1.8%上升至20.4%。

  • 瑞典,从1.8%上升至22.9%。

  • 新加坡,从1.4%上升至72.7%。

  • 加拿大,从1.0%上升至9.9%。


  • JN.1在我国

    自11月首次发现本土JN.1变异株以来,截至12月10日,在我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7例JN.1变异株[3]。


(二)逃逸表现
由于对JN.1的研究正处于初期阶段,所以现在主要以预印本研究为主,但普遍结果都显示JN.1相较于BA.2.86有更强的逃逸表现。在来自北京大学和昌平实验室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发表名为《严重免疫压力下 SARS-CoV-2 BA.2.86 快速进化为 JN.1》的研究中显示,与BA.2.86相比,JN.1变异株携带的额外的突变L455S显著增强了其免疫逃避能力[4]。

(JN.1表现出严重的免疫逃避和ACE2结合亲和力降低)

另一份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显示,携带L455F突变的变异株如HK.3已被证明与其亲本EG.5.1变异株相比,具有更强的传播性和免疫逃逸能力[5]。

(HK.3的病毒学特征)

(三)症状表现
暂时没有证据表明JN.1会加剧感染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或引发一些其他的特殊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免疫力。但鉴于目前缺乏足够的相关病例研究,所以仍需要对此保持持续关注。
尽管WHO将JN.1变异株从BA.2.86中单独分出,标注为“VOI”等级并且其有潜力成为下一阶段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流行毒株,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读者们不需要太过担心。一方面是我们现有的各种物理防疫手段依然有效,事情并没有变得更糟;另一方面是JN.1在目前这个时间也暂时还未在我国出现大规模流行,读者们仍有几周的时间可以可以用来检查和完善各种防疫措施。
符合接种条件的重点人群,特别是老年人也请尽量接种含有XBB抗原的新冠疫苗以降低严重健康风险发生的概率。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也可以给我发送邮件(dzdyzj@126.com)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参考资料:
  • [1]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18122023_jn.1_ire_clean.pdf?sfvrsn=6103754a_3

  • [2]GISAID. Available from: https://gisaid.org/hcov19-variants/

  • [3]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新冠病毒JN.1变异株,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2023.12.15

  • [4]Yang S, Yu Y, Xu Y, Jian F, Song W, Yisimayi A, et al. Fast evolution of SARS-CoV-2 BA.2.86 to JN.1 under heavy immune pressure. bioRxiv. November 2023.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3.11.13.566860

  • [5]Kosugi Y, Plianchaisuk A, Putri O, Uriu K Kaku Y, Hinay Jr. AA et al. Vi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HK.3 variant harboring the “FLip” substitution. bioRxiv. November 2023.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3.11.14.566985v1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淡斋达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