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87——民航飞机与机场【实践篇】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4-08-22
和高铁的情况类似,一直也有很多有省际出行需求的读者留言询问过乘坐民航出行时有关防疫的注意事项。正好11月月底的时候我外出参加活动,需要乘民航客机并住店,所以正好结合这次经历和大家介绍一下飞机出行的一些事项。同样,预计民航客机方面的内容将会暂时分为“实践篇”和“原理篇”两期,实践篇会以我这次外出的一些图片记录为主,并不会涉及太多原理方面的内容,原理方面将主要放在下篇的分享内容中。

关于出差或者其他交通出行的分享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本期内容将会按照乘机流程进行说明:
  • 自助值机/行李托运
  • 机场安检
  • 候机大厅
  • 乘机启程
  • 换乘与出站

此次短途外出共涉及两座城市的三个机场、两个航空公司的两次航班,但均为同一种机型。正常情况下不同机场、航空公司、班次和机型的风险情况各不相同,不过一般来说新机场风险水平会更低一些,空客机型可能会略好于波音机型,不同舱段存在差异但并不明显。

正文中我会将这次出发和返程的经历进行合并说明。

一、自助值机/行李托运

机场航站楼的整体通风效率是相对良好的,这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新风系统,下图当中红框位置的就是新风出风口。关于座位的选取我们放在之后再进行说明。

自助值机和行李托运区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下图:

当日北京大兴空气质量为优,在站外使用同一台颗粒物检测仪检测到PM0.3为25000左右。
另外部分机场会在进入航站楼时进行一次安检,配合安检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即可。
二、机场安检
在进行值机和行李托运后就可以进行安检了,不过由于安检区域禁止普通人员拍照,所以这里使用一些网络图片作为辅助说明。
(一)身份核实
作为安全检查的第一步首先是要进行身份核实,由安检人员对乘机人通过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以及人脸识别系统来进行身份确认。正常情况下,这一环节不能佩戴口罩

该环节时间很短,个人建议在进行过有效手卫生后,暂时将口罩摘除,采取闭气的方式配合安检人员完成身份核实,之后再佩戴好口罩。(图中乘客临时将口罩置于下巴的位置,是明显错误的做法
PS:我在浦东机场返程的时,安检排在我前面的上海本地嬢嬢佩戴的是外科口罩,但在进行身份核实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她明显进行了闭气。

(二)随时物品及行李检查

在进行完身份核实后,需要配合机场安全检查人员检查随身物品和行李。

(1)随身物品检查

在随身物品检查环节需要向安检人员展示口罩内侧,以免出现夹带的情况。个人建议由自己主动摘掉口罩拿在手中向安检人员展示,配合相关工作,以免安检人员在未进行手卫生时触摸口罩内侧从而造成污染,在展示期间同样请暂时闭气

(2)随身行李检查
由于像充电宝、手机、笔记本电脑这类有充电功能的物品需要单独安检,所以建议将这些物品放置于单独的背包或袋子中,以便通过安检之后统一进行表面消毒,避免造成对行李中其他物品的二次污染。

(3)可携带的消毒用品
首先介绍一下我通过安检,并最终带上客机的消毒用品及规格:
  • 酒精凝胶洗手液(75%,60ml,有明确商品信息,悬挂于背包上)。
  • 酒精喷雾(75%,60ml,有明确商品信息,放置于背包外侧)。
  • 氯己定含漱液(0.10%~0.13%,100ml,放置于背包内)。
  • II型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器(0.9%,60ml,放置于背包内)。
  • 胍类洗手消毒凝胶(0.5%,60ml。放置于背包内)。
  • 次氯酸消毒片(0.5g*200片,有明确商品信息,放置于背包内)。
  • 空喷壶(300ml,放置于背包侧面)。

如果按照民航部门的要求,可以通过安检消毒物品可以采用以下这些:
  • 非酒精消毒溶液(单瓶不超过100ml,无腐蚀性,无刺激性气味,有明确商品信息)
  • 非酒精类消毒凝胶(单瓶不超过100ml,无腐蚀性,无刺激性气味,有明确商品信息
  • 非酒精类消毒湿巾(独立包装,有明确的商品信息。)
    PS:民航要求单瓶液体不能超过100ml。

如果从民航部门的公开信息看,我随身行李中的部分物品理论上无法通过安检。但在两个机场,安检人员均未对我进行相关询问,也并未要求打开背包和行李箱对其他物品进行展示,这可能与容器的容量小于100ml有关,亦或者被视作了可携带的化妆品。个人经历作仅供参考,读者们还请按照民航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准备,配合安检人员的相关工作。
PS:酒精类制品原本是用于前往机场的路上和安检前,在安检后计划改为使用消毒片现场配置含氯消毒液。
三、候机大厅
以安检区域为界限,抵达候机大厅后会发现这里的通风水平更加优秀,不管是颗粒物还是二氧化碳,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里的出风口比行李托运区更加密集。
以北京大兴机场为例:

但不同机场之间通风效果也存在差异,以浦东机场为例:

在候机时,随着等待中的乘客不断增多,会造成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变差,从而增加感染风险,所以可以选择在距离合适的非当前航班登机口进行候机,在大部分乘客完成登机后再前往登机,稍微延后登机时间。

  • 关于候机时的饮食
有时为了能准时抵达机场或因为一些原因提前抵达了机场,可能会需要在候机区域进行饮食。在公共场合摘掉口罩进食通常是一项风险系数较高的事情,不过如果读者所在候机区域的通风条件良好且周围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考虑进行饮食以补充能量和水分,如果选择进食,请记得做好手卫生、漱口以及洗鼻的相关工作。

由于没有找到(其实是在候机厅到处跑)特别合适的餐厅,我在这次行程中选择便于携带且适合转移的快餐作为饮食,进行了打包。

餐厅工作人员均佩戴了口罩。
四、乘机启程

(一)座位选择

尽管民航客机普遍拥有较为优秀的空气净化系统,但如果是近距离的感染源,仍然有造成感染的风险,所以应该尽量选择乘客密度较小的位置。按照现行的相关规则,民航中A和K两列永远是靠窗户的,C和H两列永远是靠走道的,如果乘坐的是3+4+3的宽体机, D和G两列也靠近走道。尽管不同机型的座位分布略有不同,但整体来说:
  • 头等舱/商务舱的乘客密度要小于经济舱,但价格也更高。

  • 经济舱中第一排和紧急出口旁边的座位整体空间更大,密度相对较低。

  • 经济舱中最后几排座位有时会出现无人选择的情况,从而使得乘客密度相对较低,但机尾在遇到气流影响时会更加颠簸。

  • 靠窗的座位略优于过道的座位。

  • 过道的座位略优于中间的座位。

出发阶段我选择了经济舱最后一排的G座位,在返程阶段我选择了公务舱第二排的K座位。更为具体的原因,我们放到【原理篇】再详细说明。
(二)不同阶段的机舱空气质量
根据机舱通风的要求,飞机换气次数通常为20~30次/小时,且滤网等级较高,但在不同的飞行阶段会有不同的数值表现,不过整体上是相对安全的。按照风险顺序排列:滑行起飞≥滑行降落>登机等候(关闭舱门)>登机等候(未关舱门)>平稳飞行

机型、航空公司以及班次都有可能影响机舱的空气质量,这里仅以我本次行程搭乘的空客330为例进行展示(并不代表所有机型),测量时颗粒物检测仪均放置在展开的小桌板上,且并未调节顶部空调。
(1)登机等候时(未关舱

整体空气质量较好,同时由于舱门开启会增加廊桥和室外空气的进入,所以二氧化碳水平尚可。
(2)等候登机(关闭舱门)、滑行降落、滑行起飞。

这三个阶段颗粒物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水平逐步升高,但极值并未超过1100。

(3)平稳飞行

平稳飞行阶段PM0.3偶尔可以清零,但多数时间均在100以下。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在我这次行程中商务舱和经济舱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碳水平没有明显区别(不同航空公司不同航班的同款机型)
PS:阅读过关于民航飞机内新冠病毒感染风险相关文献的可能会对这些数值比较惊讶(比如我),如果我的检测仪是正常运作的,那么可能是波音飞机或者某些航空公司的维护水平有待提高。

(三)机舱内饮食

尽管平稳飞行时机舱内空气质量很好,但在出发阶段,在我左侧间隔一个位置的乘客(左侧紧邻位置无人)有咳嗽的相关症状,所以我并没有摘掉口罩进行饮食;但在回程途中,周边并没有乘客出现相关症状,且周边乘客佩戴了外科口罩,所以我选择在舱内进行了饮食,在进食完毕后进行了洗鼻和漱口,并更换了新的口罩。

  • 关于机上卫生间

    佩戴口罩可正常使用,但注意手卫生。

  • 关于机上饮食

    在换气效果良好的机舱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饮食,但请尽量和其他乘客错开时间;如果附近有症状较为明显的乘客,则不建议进行饮食;可以选择使用便携式空气净化装置降低风险;注意手卫生、洗鼻和漱口。

  • 关于民航工作人员

    现阶段机场工作人员及航班乘务人员均按要求佩戴了口罩,但主要为外科口罩。

  • 关于便携式空气净化设备

    从机场候机厅和机舱内部的过滤水平来看,它并不是必须的,但在高峰期可以降低一定的风险。

  • 关于座椅和桌板的消毒

    如果你会下车后回家/前往酒店,那么座椅消毒并不是必须的,可以等抵达后再对外衣进行消杀,但如果消毒用品比较丰富或有其他需求(比如进行饮食)则建议进行消杀。

  • 关于呼吸阀口罩

    部分航空公司会在广播内要求乘客全程佩戴无呼吸阀口罩,但这次行程中并没有乘务人员要求我进行更换。

  • 关于机场口罩

    部分机场广播会建议乘客在候机楼内全程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但并不强制。


五、换乘与出站

换乘和出站本身并没有什么额外需要注意的,可能风险会有所提升的阶段就是下飞机的等待过程。

总的来说,由于候机大厅和机舱中均有效果还不错的通风系统,所以在非高峰时期乘坐民航客机出行的感染风险是相对较低的,整体上要优于高铁出行。不过这仅代表我个人的这次外出行程,具体到每位读者,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其他更多相关内容将会在之后的【理论篇】中分享。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淡斋达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