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预告:中国思想文化

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
2024-09-13


2

2

0

2

夏之卷

专题预告

中国思想文化


1

从鸮凤之变论商周鼎革中

周人的文化战略

文 | 方艳

提要:

五彩之鸟是为凤,东方的凤,则由于部族力量的强盛和王权的统一,逐渐影响到四方,一度成为华夏的共同信仰。商凤的文本记载和考古实物之间,存在两个层面的不吻合。“鸮”作为商人崇信,而周人极力诋毁的原型性形象,最有可能是作为旧文化象征而存在的“商凤”。西周以降,凤鸣岐山神话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史前到殷商时代崇拜的鸱鸮神鸟或者说鸮凤被雀凤,即商凤被周凤、东凤被西凤逐渐取代和替换的过程。周凤的真正定型应该是在穆王时代,昭穆之际风云变幻,王权遭遇空前的危机,也由此带来了周人的寻根问祖,并以此强调其权力合法性,艺术表达的突变正是其最大政治诉求的体现。在这个危机时刻,周人通过直接寻求族源性的文化支持,最终摆脱了殷商的旧俗。当西风(凤)压倒了东风(凤),周人建构起华夏一统的新王权神话谱系,周凤从此取代殷商各族之凤而成为唯一性的王权象征。这就是周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逻辑。


关键词:鸮凤之变   商周鼎革新   王权神话


2

儒学中的事实认定与

价值主张

——以由之知之、三纲尊卑、

差等之爱三题为例

文 | 李毅


提要: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三纲尊卑、“差等之爱”三说,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儒家的价值主张,但事实上,无论从命题本身的形式来看,还是从历代大儒的理解来看,它们都只是儒家所认定的社会事实,而儒家在这三个方面的真正主张分别在于且完全在于“由之而自知”、“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尤其是“君仁父慈夫义”)和“扩而充之”。通过这些主张,儒家希望能够达成三种理想状况:自我启蒙但随处可安、上下有别但情意交通、亲疏有别但仁爱无疆。儒家在以上三个议题上的论述是全面、平正且极具理论和现实价值的,而贯穿其中的事实认定和价值主张的区别,则是我们解读儒学乃至一切学说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儒学   事实价值   知行   人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文化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