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思 | 两位新三届同事,他们倒在技术赶超的征途上

吕贡呈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吕贡呈,1961年出生,山东莱芜人,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读于山东化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1984年9月-1987年8月,青岛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8月进入中国石化工作至今。


原题

炼油技术赶超

过程中的“过劳”




作者:吕贡呈



“过劳死”是指工作过度劳累导致死亡,源自日语。用“过劳死”这个词来形容我的两位“新三届”同事、朋友刘家明和袁忠勋英年早逝不一定很准确,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去世与过劳密切相关。


时不我待、责任在肩


我虽然是1982年大学毕业,但是进入齐鲁石化公司炼油厂工作是1987年。在我入职之前那些年,炼油厂年轻的大学生很少。工程技术人员有一个明显的断层,特别是专业基础扎实外语又好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


不仅炼油技术力量薄弱,而且炼油装置规模小,技术落后,表现为能耗高,轻质油品收率低、质量差,被戏称为“茶壶”炼油厂。有外国专家形象地比喻柴油质量,发达国家的颜色像啤酒,中国生产的像可口可乐。也就是说,新三届学子们大学毕业时,炼油技术还停留在”文革”之前的“五朵金花”年代。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迫切需要一批炼油技术来炼制大庆原油。当时的石油部组织了技术攻关,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开发了5项炼油技术。当时有一部流行的电影叫做《五朵金花》,借用这个名称,人们把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及有关催化剂、添加剂等5项炼油工艺攻关新技术,称为“五朵金花”。


随后十几年,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炼油技术进步不大,发达国家却突飞猛进。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胜利原油密度大、硫含量高,沿用传统的炼油工艺有些”力不从心”,需要采用和开发新的炼油技术提升对原油的适应能力。为加工质量更劣质的孤岛原油(胜利原油的一种),1986年齐鲁石化公司炼油厂引进美国雪佛龙(Chevron)的蜡油加氢裂化和渣油加氢脱硫(SSOT/VRDS)技术。


1988年10月,刚硕士研究生毕业一年的我被任命为重油加氢车间技术组长,负责SSOT/VRDS装置建设和开车的技术工作。


每天翻阅流程图,总能看见工艺设计签字一栏是J. M. Liu。当时纳闷,J. M. Liu是谁?因为SSOT/VRDS是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BDI)和美国鲁姆斯(Lummus)组建的合资公司华鲁工程公司设计的,我猜测可能是位美籍华人工程师吧。


1990年春天,有一天我在现场查流程,碰到了一位手捧同样流程图的年轻陌生人也在查流程。一问,原来他就是SSOT/VRDS装置的工艺设计工程师刘家明,也就是J. M. Liu。这是首次面对面结缘。


大连西太平洋公司重油加氢是引进美国环球石油产品公司(UOP)技术。该装置是国内同类装置的第二套,工艺设计审核是刘家明。1996年秋季的一天。我作为特邀试车专家,参加大连西太平洋公司重油加氢总体试车方案的审查,刘家明作为设计代表也参加了会议,这时他已经成为了国内重油加氢设计专家。


进入新世纪,随着加工进口原油,其特性与国产原油又有比较大差别。为此,刘家明和他的团队研发了新型重油加氢工艺。该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后来,在海南炼化公司、青岛炼化公司和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建设现场,我经常看到他作为EPC总承包负责人到现场指导工作的身影。


刘家明是出了名的爱学习、爱拼搏。


一直到2010年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总经理,20多年时间里,刘家明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晚9点以后回家,从来没有跟爱人和孩子在一起散步遛弯。有一次他妻子不禁向邻居感慨:“看到你们两口子在一起遛弯散步,我真是特别羡慕!和我爱人一起散步,简直是一件奢侈的事!”


论伯仲比高低


1994年夏天,因为SSOT/VRDS装置开车与运行比较好,刘家明作为设计代表,我作为用户技术代表,被邀请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雪佛龙加氢裂化年会。刘家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棒极了的一口流利英语。与雪佛龙技术专家用英语交流起来,那神态就活脱脱一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侨。后来才知道,他为了跟踪国外技术动态,努力学习英文,录音机就用坏了3台。


刘家明累病了,正如他自己说的:“我的病有一半是因为海外项目。”在担任SEI主要领导的11年间,他对炼化工程的海外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以前,国外炼化工程领域基本上都是外国公司的天下,各大炼化工程项目鲜见中国公司的身影。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市场和无比广阔的海外市场,“走出去”成为刘家明等有识之士的一致想法。


在刘家明的带领下,SEI“走出去”到海外寻找市场、积累经验、树立品牌,引领中国的炼化工程事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增强我国炼化工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刘家明用他敢于冒风险的气魄和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向SEI的员工证实了他的高瞻远瞩。也正是这重如泰山般的压力,一点一滴地侵蚀着他的健康。


2010年9月刘家明病倒了。他两次手术都是利用假期完成的,没有惊动组织,没有请一天假,没有影响一天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似乎让刘家明忘却了疾病。但是他的生命之重,依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刘家明的病情一天天在恶化,他的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和SEI行政事务部李副主任将刘家明“骗”到了解放军306医院,2012年8月16日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住进了医院。


2012年10月3日,时任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总到医院看望,嘱咐他好好休息。在医院里,刘家明和傅总谈的都是工作,谈改革、谈上市、谈发展。他说:“傅总,今年我可能是不能再继续工作了,给我3个月的时间,到明年,我身体好了,甩开膀子干,干不好,您撤了我!”


他的自信源于他的父辈都是高寿,没有家族遗传疾病。他直到去世也许还没有意识到,20多年的身体透支,早已经是持续“奉献大于索取”,身心能量早已经不平衡。在2012岁末,在那个冰冷的清晨,刘家明静静地走了。


赶超一流技术

我的另一位同事、朋友袁忠勋,与刘家明是大学同学。1983年抚顺石油学院毕业一同分配到SEI前身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工艺室,袁忠勋到重整组,刘家明到加氢组。


连续重整专利技术一直被美国UOP和法国石油研究院(IFP)两家公司掌握。我国为引进该技术曾花费了大量资金,这让袁忠勋下决心,要研发自己的连续重整技术。


1997年底,袁忠勋在多年钻研积累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与传统“顺流”理念完全不同的逆流连续重整技术。为攻克技术难关,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有时候,他在睡意朦胧中,灵光一闪,他立即坐起来奋笔疾书。


经过十几年的钻研摸索,2010年8月,袁忠勋带领团队开发的济南炼化公司50万吨/年逆流移动床重整装置改造工艺设计包通过中国石化技术鉴定。


在工艺包开发阶段,袁忠勋的爱人患了重病。为不耽误工作进度,他白天守护在医院,晚上加班计算审核技术方案;装置开车期间,更是连续多日通宵坚守在现场,为该技术的应用投产提供保障。


2013年9月,济南炼化连续重整装置投产,标定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原始创新连续重整技术的国家,由此该项目获得中国石化2015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袁忠勋也是一名“拼命三郎”,也是把事业当成自己生命一样。他最后一次住院期间,正是国内采用逆流床连续重整技术的装置建设和试车阶段。他的徒弟是装置设计工程师,每当现场服务期间遇到技术难题,都与他视频连线。他在医院病床上遥控指挥,及时解决施工和试车中的问题。该装置投产后不长时间,他就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的炼油化工工程事业。


       袁忠勋不仅是逆流连续重整技术发明人,还是中国石化芳烃技术、催化汽油吸附脱硫(S-Zorb)技术等技术攻关带头人。作为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项目的设计技术负责人,袁忠勋与团队对低温热发电、吸附塔内件、超大型加热炉和模拟移动床控制系统等重大设计方案进行攻关,在芳烃成套国产化技术开发中作出重要贡献。该成套技术在海南炼化公司6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中应用成功,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国石化自2007年收购催化裂化汽油脱硫(S-Zorb)技术以来,袁忠勋率领团队大胆创新,采取改进反应器和再生器结构、催化剂输送方式等措施,开发出可长周期运行、能耗更低、辛烷值损失更少的新一代S-Zorb技术。目前采用该技术建成投产的装置30多套,成为国内汽油质量升级的主要技术手段。


      为赶超世界炼油一流技术,因过劳西去的“新三届”学子何止他们两人。他们短暂的人生,诠释了“责任“二字,他们无愧于历史的重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的逝世无疑重于泰山。


经过40年的赶超,国内炼油技术已经与发达国家属于一个平台。自始至终参与技术攻关的新三届学子也进入花甲之年,有些已经是古稀老人。历史将铭记他们的贡献和事迹。

 

                         

刘家明,男,1960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抚顺石油学院毕业,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任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总经理,2012年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副总工程师兼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EG)总经理。2012年12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2岁。


袁忠勋,男,1961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抚顺石油学院毕业,正高级工程师,逆流连续重整技术发明人。2013年获“石油和化工行业勘察设计大师”称号。SEI首席专家、中国石化炼油高级专家。2021年2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60岁。

吕贡呈读本

粮票不够的日子

我那故去的同学

高考圆了我的工程师梦

安置百年之后的灵魂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新三届逝者

张首晟:消失在宇宙中的物理神童
张首晟:今天为你树起一座墓碑
李自由:复旦女排主力,剑桥物理女博士
蔡定剑逝世十周年:
接过先生手中的启蒙火炬
陈兴良:我所认识的邱兴隆:
其人、其事与其书
送别法学界"鬼才""怪才"邱兴隆
邱兴隆:他与96名死刑犯同监共囚
周大伟:同桌的你在天堂还好吗?
温晓莉:特立独行敢爱敢恨的大姐
灵魂之光依然辉煌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骆一禾:在目送海子中离去
查曙明披露胞兄鲜为人知的故事
海子生前生后事,
北大同学与海子家人的40年情缘
袁钢: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汤
郭彦东:考上北大让我一生骄傲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