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个游击战大师不是教员,而是他

史家余焉 史家余焉
2024-09-16

西汉开国以后,刘邦回想自己的创业历程,感慨过程之艰难,幸有张良、萧何、韩信三位人杰相助,才能成功取得天下。

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也就被称为“汉初三杰”。

但是,有一个人功劳不在这三人之下,没有他,刘邦能否称帝尚是未知数,至少会推后几年,不会这么快。

这个人就是彭越,游击战的鼻祖

彭越原本只是个渔夫,常年在巨野泽中打鱼。后来到了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渔民也不好干了,就召集了一帮人落草为寇,拉起了反秦的大旗。

彭越也就从一个渔民变成了强盗头子。

彭越与韩信不同,韩信饱读兵书,兵法的造诣也很高,但彭越这个人大字不识几个,正儿八经的兵书他肯定是看不懂的。

但是,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可以让人轻轻松松地超越其他人,这个东西就叫“天赋”

很显然,彭越是一个对打仗有极高天赋的人。他知道自己手下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与正规军作战肯定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于是,面对敌人,他总是使用迂回的方式来对付,神出鬼没,恰如游击战的精髓“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游击战大师

但是,在反秦战争中,彭越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因此,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天下,也就没彭越什么事了。

后来,彭越归顺了齐王田荣,而田荣又跟项羽闹掰了,项羽派大将萧公角攻打田荣,结果被彭越打得大败,这应该是彭越人生中第一个高光时刻。

跟着齐王混了一段时间后,彭越感觉他难成大事,于是果断炒了齐王的鱿鱼,换了一个老板,这个老板正是刘邦。

投靠刘邦之后,彭越才算真正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充分发挥自己游击战的天才,把游击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彭城战败后,刘邦在荥阳——成皋组建了一条防线抵挡项羽,暂时稳住了局势。

但从整体上来讲,刘邦依旧处于劣势,被动挨打的局面并没有得到缓解,形势岌岌可危。

果然,成皋很快就被项羽攻破了。

这时,为了解救老板刘邦,彭越从濮阳突然南下,直接插到项羽的后方,打起了游击战

彭越按照“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方针,不与项羽的大部队交手,只是不停地骚扰,期间打了几场小仗,不仅打败了项羽的亲信项声,而且斩杀了项羽留守后方的大将薛公,闹得项羽的大后方不得安宁。

当然,彭越作为游击战大师,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放一枪就跑,他的重点在于截断项羽运往荥阳——成皋前线的粮道,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彭越的游击战立竿见影,项羽眼见粮道被截断,前线的士兵要喝西北风了,没办法,只好命令手下一个叫终公的将军守成皋,自己率队去攻打彭越,恢复粮道。

刘邦见项羽离开了前线,立马率领大军进攻成皋。

项羽虽然勇猛善战,但他手下能打的将军实在没有几个。就好比这个终公,人如其名,就是来给楚军送终的,完全不是刘邦的对手,刘邦轻而易举就打败了他,占领了成皋。

彭越虽然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比起项羽还是逊色不少。项羽很快就打败了他,正准备一口气将他彻底消灭,又接到了成皋被刘邦占领的消息,不得不回师对付刘邦。

项羽就这样被刘邦和彭越像踢皮球一样调来调去,尽管项羽到哪里问题就解决到哪里,但他没有分身术,摁起葫芦又起瓢,空耗时间和精力,在战略上逐渐陷入被动局面。

项羽回师前线后,凭借个人杰出的军事才能,又把成皋夺了下来,而且把荥阳也攻破了。

刘邦精心布置的荥阳——成皋防线瞬间崩塌。

刘邦收集残兵败将,终于在巩县(河南巩义)挡住了项羽前进的步伐。然而,荥阳和成皋都已落到项羽手上,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硬拼,打不过;投降,不可能。

这时,刘邦又想起了在项羽大后方打游击的彭越,于是命令彭越再次开展行动。

彭越上次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正想出了这口恶气,这次不但再次截断了项羽粮道,还一口气占领了十余座城池。

彭越的举动果然再次惹怒了项羽,项羽很快便带领队伍去攻打彭越。

项羽前脚刚走,刘邦后脚便来到了成皋城下。他知道项羽不在,自然成竹在胸,便摆开阵势,派出好几个将军叫阵,宣称要和楚军决一死战。

出乎刘邦的意料,城里没有动静。

原来,项羽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担心自己一走,刘邦就趁机来攻城。于是临走时再三交代守城的曹咎,务必坚守城池,不要浪战,无论刘邦耍什么花招,都不要理睬。

曹咎知道自己不是刘邦的对手,所以任凭刘邦在城外怎么叫喊,他都假装听不见。

刘邦急了,如果攻不下成皋,一旦项羽解决彭越再回头对付自己,恐怕凶多吉少。

一气之下,刘邦干脆在城下大骂曹咎。刘邦本是混混出生,手下一帮沛县的老兄弟个个都是如此,精通市井骂人之道。

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曹咎本人骂到他的配偶,再骂到他的祖上八代,语言之粗俗肮脏,真是不堪入耳。

曹咎身居上流社会,论骂人怎么能比得上刘邦?忍了五六天,最后曹咎实在忍不住了,把项羽的告诫丢到了九霄云外,点齐兵马气势汹汹地杀了出去。

曹咎没想到刘邦骂人挺厉害,打起仗又是另一回事,汉军简直不堪一击,两军刚交战,汉军便溃不成军,大队人马纷纷逃往汜水对岸。

一看刘邦逃了,曹咎忙下令全军追击,他发誓要亲手抓住刘邦,缝上他的鸟嘴。

曹咎气势汹汹地从成皋城下追到汜水岸边,然后渡河继续追击。

当曹咎率前锋部队渡河渡到一半时,突然前方出现无数汉军士兵。曹咎一愣,突然醒悟过来,汉军这是要半渡而击之!

可惜已经晚了,曹咎还没来得及喊出撤退两个字,汉军已万箭齐发,一时间矢下如雨。

汜水中的楚军士兵冲又冲不上去,退又退不回来,一个个都被乱箭射成了刺猬。

曹咎眼见大势已去,只得拔剑自刎,刘邦趁机夺回了成皋。

另一边,彭越看到项羽亲自率军前来,搜刮完城里的粮草,没做什么抵抗就跑了,十余座城池又都回到了项羽手中,准确地说是十余座空城。

但他还没来得及庆祝,就听到消息说曹咎仅仅坚守了几天,成皋又落入了刘邦手里,项羽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前线。

在与项羽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刘邦尽管在正面战场一直打败仗,但在战略上一直处于不败之地,甚至仗越打越富裕

这主要是因为刘邦并不急于速战速决,而是将注重正面相持和敌后骚扰等策略相结合,不断调动、疲惫、削弱项羽,直至战胜他:

在正面,彭城之战后,刘邦不再寻求与项羽决战,而是一步步地分化、瓦解项羽身边的追随者、支持者,比如离间范增、策反英布,这些事主要靠陈平等谋士;

在敌后,刘邦派彭越一而再再而三地袭击楚军的粮道,楚军的补给越来越困难,逼迫项羽在前线和后方之间来回调动,使楚军得不到休整。项羽看似天下无敌,战必胜,攻必取,但却在一次次长途奔波之中被刘邦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胜仗打得越多,却越来越弱,刘邦一直打败仗,却越打越强

这里面,有着彭越巨大的功劳。

公元前203年,彭越又在项羽的后方捣乱,攻克了二十多座城池,缴获粮食十多万斛,献给刘邦作为军粮,这直接导致了项羽的缺粮,无奈之下主动向刘邦求和,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鸿沟之盟”。

接下来的大家都很熟悉了,“鸿沟之盟”不久之后,刘邦便撕毁了盟约,与韩信、彭越三面夹击,最终在垓下大败项羽。

客观地说,彭越在正面战场表现确实不多;但在敌后战场,彭越就是一颗不可或缺的棋子。

从上面举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每当项羽快要解决刘邦时,后勤就会现问题,不得不缓进。

这实在不是项羽不重视后勤工作,而是彭越这个超级游击战大师实在太狡猾


写文不易,感谢点赞、在看和分享!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史家余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