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iotech园区杂谈10:飞镖快速崛起成为业界明星,映射了产业趋势与孵化生态变迁

清河腐竹 清河三思
2024-08-26




01

笼统称为孵化器

飞镖与巢生被认为是双星






按照动脉网的说法,截至目前,国内生物医药孵化器领域,最闪亮的星有两颗:一个是飞镖ATLATL,一个是巢生Nest.Bio



咱们习惯上笼统都称为孵化器,意思是对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其实现在行业黑话也在逐渐形成区分: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似乎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孵化器更多是面向初创企业的物理空间和综合服务,加速器则是不限于物理空间,侧重导向性服务,更强调有限时间内的成长速度、有更严苛的甄选和更高强度的服务/参与,而且多数可以提供创投融资和其他资金扶助,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有服务都围绕着一个目的:让优秀的企业尽快脱颖而出,或者尽快die early。。。



所以,如果对照这些定义,飞镖和巢生应该属于加速器。。。



咱们先聊聊飞镖加速器ATLATL;先说明下,以下素材全部来自网络搜索引擎和公开媒体报道,清河不能保证其准确性。。。这个ATLATL很难念,据说是印第安语,意思是梭镖发射器,可以让印第安人们更有效地捕获猎物。






02

在波士顿的尝试

算是飞镖国内版的基础






它的创始人是朱鹏程,成都人,1999年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学系,之后在复旦大学拿到了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期间,先是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又去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读了MBA。



波士顿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地位,大概相当于少林之于武林,而举世闻名的肯德尔广场,就相当于少林寺的藏经阁,举世闻名许多领先的生命科学公司都设在这里。



1.痛点就是商机



朱博士除了学术上屡有建树之外,还是一个机敏的连续创业者,靠山吃山,既然每天沉浸在波士顿的藏经阁中,他的创业领域基本锚定在了与生物医药相关的商业领域。。。。他与哈佛的朋友们联合创立了Genee,定位于信息管理系统,协助帮助优化研发环境;后来在攻读MBA学位的同时,他又创立了Neo Scientific,为CRO提供解决方案。



在这里,他也更能近距离体会到很多科学家创业的艰辛:科学家在技术方面通常是牛的,但未必是一个好商人,如果真正要动手去开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实操困难还是比较多。。。单单是搞一个自己的实验室,无论是处理实验室场地,还是设备管理、前台、环境评估、IT基础设施这些繁琐的后勤事务,估计就足以让科学家们挠头抓狂。



针对这个行业痛点,朱博士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大众创新实验室(Mass Innovation Labs,MIL)的创意始于2010年。当时朱博士希望在波士顿生物医学界的华人圈中建立一个“共享实验室”,通过整合资源成为理想的创新创业场地,克服商业化的障碍。



2.波士顿MIL的模型测试



然而,困难显而易见:资金?没有。场地?没有。设备?没有。他和创业伙伴们到处联系投资人,在历经了多次的困难和失望后,终于在2014年取得突破,找到了投资人,也找到了场地。通过租借而来的Vertex公司部分设施,算是落地了第一步。



MIL在2015年5月正式开张,它位于麻省剑桥市的肯德尔广场中心地带,面积为124,000平方英尺(大约1.24万平米);创业团队可以拎包入住,只需交纳相对较少的会员费用,便可使用研发所需的场地和实验设施。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模式与wework类似,但是对于生物医药类初创企业来说,这种模式的吸引力更强。和可以在车库里搞事业的软件行业不同,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来说,设备与实验室是高门槛的刚需,但自行购置成本不低,初创企业难以负担。。。



共享这个模式可以让初创企业足够轻快,避免前期对基础设施进行太重的投资,搭建一个传统实验室大致需要半年左右,但通过这种共享模式,这个周期可以缩短至一两周;繁琐的后勤事务也都可以甩给运营方,创业者可以把有限精力集中在技术研发上。



3.如何让自己不一样



在波士顿开共享实验室,类似于在兰州卖拉面,在黄桥卖烧饼,在逍遥镇卖胡辣汤,在柳州卖螺蛳粉,竞争是必然的。。。所以,朱博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对抗内卷,如何架高护城河,如何让自己差异化。



MIL与一般的孵化器还是有些差异化设定,不仅仅服务初创企业,也惦记着那些飞速成长的中型企业。除了共享实验室之外,他们还引入了一些CRO公司,贴身为初创企业提供支持服务。最最重要的,他们还搞了一个针对临床前测试最先进的动物试验房,这是MIL的夺目亮点。



插叙一下,动物实验在药物研发中非常重要,但是在美国却越来越稀缺,原因你懂的。。。实验用的猴、猪、狗、鼠多依赖进口,而且中国是重要出口国,在出口猴方面,美国是结结实实被中国卡了脖子。之前聊过,有效掌控的猴量,基本上体现了CRO企业的量级和实力。。。






03

孵化器的一条新路

飞镖加速器如何脱颖而出






1.飞镖落地张江



2017年,眼看着国内生物医药行业风起云涌,朱博士毅然选择回国发展,创立了飞镖加速器。下图就是飞镖装修前的样子。



国内的孵化器也是一堆一堆的,各种政府平台和开发区都希望扶持创新,各种高校都希望成果转化,飞镖如何脱颖而出呢?



首先是选的位置确实好。在国内来说,能与肯德尔广场类比的,就要数张江了。在这片热土上,他又开始到处跑着找场地,最后,张衡路1077号成功吸引了他的目光。。。药谷最核心地段,邻居是诺华、勃林格殷格翰这样的国际顶级药企,附近还有复旦张江校区、上科大、中医药大学,位置非常哇塞。



其次是硬件的高标准。他们的标签之一就是全球最大的ClassA级实验室。A级研发实验室这个看起来不明觉厉,查了下,美国一般就分为A级、B级和无级,A级大致意思就是符合国际药企的标准;无论是波士顿,还是张江,有这么多大药企,A级实验室应该很多,所以飞镖这句话的关键词其实是“最大”。目前看2.5万平米的面积可以排第一,但如果按照中国人对大的崇拜,飞镖这个最大的位置说不定哪天就会被超越。。。



2.运营才是核心



当然了,这些内容(高标准的实验室和配套空间、办公区、会议区和餐饮社交区等)现在也是各路孵化器的标配,都说自己有运营优势,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是千差万别。。。



很多知名大牌在用脚投票,纷纷来飞镖设点:CharlesRiver-ATLATL新药加速实验室、与勃林格殷格翰的BI-ATLATL联合创新研发实验室纷纷落地,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也与飞镖合作共建了创新转化中心。。。只能说飞镖的运营也许真的有过人之处吧。



基于对生态理解的强运营。按照朱博士接受采访的说法,在当初在美国的MIL基础上升级,把飞镖对标跨国企业研究中心,除了研究和技术平台之外,也在导入各种资源平台(如与医院、高校、研究机构等开放合作)、投资平台、商业服务平台(政府关系、人事、财务、法律、专利等);更重要的是营造科学社区的氛围,用时髦的词就是破壁、无界。。。让更多聪明的思想在这里自由交流、相互碰撞。



针对科学的专业与独立性。波士顿那边的孵化器/实验室早期大多依托于高校体系,后来是各大药企寻求主导,再后来是各种创投机构牵头,在国内基本上还是各个园区的平台公司来牵头,总之是各有各的利益考量和倾向性。。。飞镖从一开始就以自己的专业性为基础,力图打造高标准的研发中心,它甚至有自己聚焦的四个指导方向(神经科学、细胞治疗、数字化生物学与生物计算机、合成生物学),这意味着,飞镖很有可能是会挑选客户的。。。这种专业懂行COO、贴心服务暖男的定位,反而让飞镖收获了广谱的欢迎。



口碑营销不容忽视。上海是中国的科创高地,张江是上海的科创高地,而飞镖希望自己打造成为张江的门面担当。。。事实也确实如此,经过四五年的经营,飞镖加速器成为了张江药谷的名片和地标,从各地政府到企业,从学校到投资机构,只要是来张江或者药谷,基本上都会把它作为景点之一参访一下。



清河实在找不到啥数据,只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看一下飞镖加速器的热度。。。用百度搜索关键词“参观 张江药谷”,结果有9.2万条;如果搜索关键词“参观 飞镖加速器 ATLATL”,结果有4.3万条。







04

飞镖的几个有趣发现

背后反映出了行业趋势变迁






飞镖加速器的运营主体是大得创同(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大得创同的股东结构是深圳朗润占90%,朱博士占10%并担任总经理/法人代表。



深圳朗润应该是其实控人唐老板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平台,下面有多个医药相关主体,也和很多知名的GP有合作。虽然都是公开信息,但依然感觉信息量很大,因为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



不过与咱们今天主题关联度较低,咱们就不展开了。只聊一下几个有趣发现:



1.全国多点开花



按照能看到的公开媒体消息,飞镖加速器过去两年接连在苏州、上海临港、宁波等地设立子公司,估计这是口碑传播正向循环的开始吧:各地领导来上海参考张江药谷,发现哇人家这孵化器搞得有声有色,国际范儿而且纯市场化运营的,比那些官办的孵化器肯定是更加充满活力。所以各种邀请飞镖去异地开分舵。。。



合作方式目测估计还是以委托运营方为主。



本以为飞镖全都是走高大上路线了,但我无意中看到了《浙江天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关于宁海县兴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医药招商对接和研发服务采购项目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2021年初,大得创同以988万的价格中标了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一家政府生物科技平台公司的生物医药招商和研发服务项目。



飞镖的姿态还是毕竟亲商务实的,像这种浙江县级产业平台的招商研发服务招标也积极参与,不挑肥拣瘦,凭借自己的实力赚钱,天经地义。



2.牵手国资平台



除了纯乙方服务之外,飞镖在各地设立分舵的过程中,一开始是全资子公司(比如苏州、宁波),最近两年越来越多地与地方国资牵手成功。。。



飞镖在临港的子公司,是与临港集团下属科技投资公司按照70:30比例合资成立的。



另外,做为上海张江红牌的它,开始逆袭北京中关村。。。携手北京昌科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合资,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建设8600平米的“北京飞镖国际创新平台”,并将设立2亿元的“生命谷飞镖创新孵化基金”。



3.追加创投业务



说到孵化初创企业和VC基金,朱博士早期(2017年左右)在接受《药时代》采访时曾经说,他在波士顿做的大众创新实验室并不充当投资者的角色,他认为这些事情应该由资本市场去做。。。



事实证明孵化的这些初创企业还是挺能赚钱的,在MIL建立第一年,入驻企业的融资就超过了40亿美元,迄今为止诞生了7家上市企业,包括基因编辑公司Editas、CRISPR,以及C4、TCR2、Gritstone等,朱博士作为孵化器主理人,当初没有投他们的天使轮、种子轮,只能说是他当时的选择吧。



每个人都在不停进化。。。现在飞镖加速器很注重在技术支持之外提供资本支撑。孵化器作为最了解初创企业的载体,天生具有在早期参与的优势,这与很多VC相比是更有优势的。。。市场上真正稀缺的不是钱,而是甄选种子的能力。



除了上面介绍的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合作的2亿元生命谷飞镖创新孵化基金之外,在上海这边也有积极动作:2022年1月,上海柏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领投,飞镖加速器(ATLATL)跟投。






05

番外八卦

咱们就是说,要做个严肃的pro





秉持着正经探讨业务问题的态度,我们通常把一些不重要的八卦内容放在最后,以便于不喜欢此类内容的读者们直接略过。



1.飞镖在政府眼里真的无与伦比吗?



前文讲过,飞镖加速器在行业里面口碑算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也在被各地政府积极邀请,但在上海政府体系看来,评价也是一样的吗?



清河简直是太无聊了。。。竟然翻看了上海市科委发布的2021年度针对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绩效评价的结果,这相当于去查各位北电中戏当红明星的高考分数;结果分为四个档次:优秀-优良-合格-整改



呃,有点意外。。。在行业里和媒体上享有美誉的飞镖加速器,在官方评价中竟然只处于第二档“优良”,落后于被评为第一档优秀的36家孵化器,在第二档77家优良孵化器中,也是显得泯然众人。



讲真,清河第一反应是,飞镖加速器这么受行业赞誉,咋就被评到了第二档,你官方是不是拎不清一刚?



直到我看了下最差一档的“整改”。。。我才相信,上海科委是有点刚正不阿的,敢于做恶人和下狠手,应该是因为他们有自己非常坚持的标准吧。



详见下图。



在众创空间类别里需要整改的“临港枫泾新业坊”,是临港集团旗下的项目;在孵化器类别里需要整改的“上海绸信创业”,是张江集团旗下的项目。



张江和临港这两个上海产业园区领域的绝对金字招牌,算是上海的子弟兵,但你旗下的项目如果拉跨,照样公开行刑示众,说明上海科委还是有一定客观性,至少不护短。。。当然了,具体评价标准咱也不懂,至少是够硬朗。





2.飞镖加速器的空间有多大



前几篇文章里聊过,现在价值发现和创造的难度都在增加,导致机构们的各种融合,用尽各种办法都希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传统药企和创新药企在融合、创新药企和CRO在跨界融合。



像飞镖这样的属于空间服务商、资本服务商和产业服务商的融合,算是为产业“卖水”的生意,而且处于行业上游,空间挺大。这种孵化器企业一旦做出特色,形成的品牌号召力会带来较高的护城河,美国的LabCentral、IndieBio、YC都是明星级的存在。



当然了,对于本土化的要求也很高,在国外成功并不一定代表在本土就可以简单复刻。飞镖和巢生,都是在波士顿有成功案例,然后回国开辟新战场的,之所以能够并认可为双星,在本土化结合这一块,自然有其独特之处。



国内的大大小小孵化器确实是太多了,而且很多都停留在形象工程层面,费用不低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囿于自己的小圈子。当然了,由于大量孵化器是政策性的,或者说只是cost center,咱们也不好多说啥。



所以,像飞镖、巢生这样走专业化、市场化的新生力量,在投资人的监督之下,用更少的钱办更大的事而且收获更好的效果。。。可以说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是希望这样鲇鱼一样的机构越来越多,对科创服务的生态来说,也是一种供给侧改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河三思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