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 | 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19期顺利举行


2024年3月20日中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19期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1级刑法学博士生罗鸿燊同学作报告,题目为“博士生论文写作分享:选题、论证和投稿”。时延安老师出席本次沙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3级刑法学博士生于嘉仪同学担任主持人。


分享环节

罗鸿燊同学结合自身的写作投稿经历,与同学们悉心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感悟,细致入微,别开生面。首先,针对论文选题,罗同学提出,一是要在实践和理论间的来回流转,好的实践问题一定是好的理论问题,无论从何者出发,需关注问题的差异性比较和同一性提炼;二是要在提问方式和答案预设间的来回流转,通过先具体、后抽象的提问,激发己思,引导他思。

其次,围绕写作论证,罗鸿燊同学从站队理念和立论结构两个重点展开。前者意在指出驳论与立论的共通性,在为既有规范提供理论依据的立场上,发现和更新在不同观点间共同的思维脉络。后者则强调了论证过程中理论的“原则-例外”模式对论证层次的指引和其间的衔接,例外规则本身也应该是原则的内在要求。

最后,基于博士生论文投稿的需求,罗鸿燊同学分享了就投稿的时间、期刊和修改的经验总结,重点强调了对不同期刊编辑倾向的揣摩,以及修改时对专家意见领会的重要性。


自由讨论环节

讨论环节中,在场同学积极提问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级刑法学博士生郑力凡就报告人提到的“如何定义勇敢”的有关问题作出回应,并基于此讨论了“拒绝不想做的事”这种类似Herzberg否定行为论的定义方式。之后,郑力凡同学围绕刑法与哲学的关系提问,应如何处理繁多的哲学理论与具体刑法问题的关系,及同一刑法问题中所涉哲学家的前期与后期理论之间的关系。罗鸿燊同学给予回应,指出不要在繁多的理论面前回避选择,应真诚地回应自己的问题。2022级刑法学博士生王泰人随后围绕写作方法,提问如何选择自己的写作风格,如何整合排布一篇论文的各部分,以及如何整理同一主题各个版本的写作素材与文献。罗鸿燊同学一一回应,提出要对比不同风格的优秀文章,选择、吃透、模仿自己欣赏的文章,并做好文献整理工作。2023级刑法学博士生于嘉仪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对哲学、社会学等学科专著文献的积累和文献综述的写作如何进行;第二,通识性阅读和专题性阅读的时间如何分配。罗鸿燊同学认为,要带着解决自己的问题的目的去阅读。2023级刑法学博士生辛佳东询问了四个关于论文写作与日常学习的问题,包括:(1)在选题上如何平衡基础理论和前沿热点;(2)在观点上,折中说以及某学说的拓展进化是否属于创新;(3)在论证上,如何在理论和实践案例中归纳差异性;(4)在博一博二阶段,如何平衡阅读、写作与二外的学习。罗鸿燊同学对此一一给出建议,如,若无对基础理论的深刻理解和热点问题的全面把握,不要轻易尝试结合二者;要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自己寻找差异性的思维等等。在场同学讨论热烈,获益良多。


点评环节,时延安老师对罗鸿燊同学的分享内容表示肯定,同时为知刑沙龙的下一步发展提出规划建议。

沙龙结束后,报告人同主持人、评议人合影留念。

往期推荐:

新闻 | 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18期顺利举行

新闻 | 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17期顺利举行
新闻 | 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16期顺利举行
新闻 | 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15期顺利举行

编辑:韩金泥
审校:罗鸿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