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自然》:吃完饭容易肚子不舒服?这不是吃多了,可能是病!

学术经纬 学术经纬 2021-05-08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世界上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吃完饭后容易觉得肚子不太舒服,甚至会腹痛。人们很容易想到理由——吃撑了,吃坏了,或是吃了什么过敏的东西?但是去医院检查,往往查不出肠胃本身有什么问题,还可能显得“小题大做”。

今天,《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提醒我们不要忽视这一现象。这种肠胃不适的确是种疾病,而原因出人意料


要知道,“疼痛”这种感觉被进化出来,是有它的意义的。疼痛可以提醒我们哪里出现了损伤,引起我们的警惕。那么为啥一吃饭就容易肚子痛呢?研究人员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我们的免疫系统把食物残渣当作了细菌或是病毒一类的危险入侵者……

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健康的个体对吃进去的食物有一定耐受性,除非发生过敏,不然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相反,如果是细菌或是病毒,身体就会对它们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发动攻击。

而研究人员们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在接触大量细菌的同时,又接触到了来自食物的抗原,会不会让火力过猛的免疫系统误伤友军,从而把食物也视作是外来的威胁?

食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图片来源:123RF)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先在小鼠中设计了一个实验。如果单独给它们投喂鸡蛋里的卵清蛋白,并不会引起什么问题。但倘若一开始让这些小鼠感染啮齿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rodentium),并同时投喂卵清蛋白,小鼠的免疫系统就会“傻傻分不清楚”,把食物抗原视作为威胁。即便从细菌感染中康复,这些小鼠在吃到卵清蛋白时,也会出现结直肠膨胀和腹部收缩的现象,表明它们肚子疼。

此外,这些小鼠的肠壁也变得不再严密,肠子里的内容物会接触到肠壁之下的组织,引起免疫反应,并刺激到神经。研究人员们还发现,这些小鼠的肠子里出现了针对卵清蛋白的抗体。

有意思的是,如果通过基因编辑方法让它们无法产生这些抗体,或是用其他方法抑制抗体的活性,小鼠的肠道不适现象就能得到减轻。相反,即便是没有感染过啮齿柠檬酸杆菌的小鼠,只要在它们肠道引入针对卵清蛋白的抗体,就会引起它们的肠道疼痛。这些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免疫系统误把食物视作外来威胁的观点。

▲本研究示意图:免疫系统误把无害的食物当作入侵的微生物,导致进食后肚子痛(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随后,科学家们在人类志愿者身上检验这一理论。他们招募了12名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志愿者,他们在进食后常有肚子痛或严重不适的症状,同时招募了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人员将大豆、麸质、牛奶等容易引起肠道不适的物质注入他们的结直肠。果不其然,所有12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体内都出现了明显的免疫反应,而8名健康志愿者里只有2人出现类似的反应。

此外,有23%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粪便里出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健康志愿者里的这一数字仅为9%。表明过去的感染可能与进食后的肠道不适有关。

顺着这个线索,论文还指出,如果抑制相关疼痛通路,就可以缓解不适。

吃完饭容易肚子不舒服,可能是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图片来源:123RF)

综合来看,在这篇《自然》论文中,研究人员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模型:由于肠道感染,被激活的免疫系统同时将这一时期摄入的食物当作了危险的异物。即便感染已经中止,免疫系统依旧记住了这些食物的样子,从而在下一次吃同样的食物时,会诱发免疫反应,引起不适。当然,这一研究涉及的人类志愿者数量较少,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验证这个想法。研究人员们也正计划大型临床试验,用抗组胺药物减少免疫系统对食物的反应,改善病情。

“很多医生不会认真对待这些肠胃不适的患者,并会以没有过敏现象为由,认为这只是患者的心理作用。他们的肠道生理学也的确没有问题,”本研究的通讯作者Guy Boeckxstaens教授说道,“通过这些新的洞见,我们提供了证据,表明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真实的疾病。了解背后的机制,将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参考资料:
[1] Aguilera-Lizarraga, J., Florens, M.V., Viola, M.F. et al. Local immune response to food antigens drives meal-induced abdominal pain. Nature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03118-2
[2] Food for thought about the immune drivers of gut pain, Retrieved January 13, 2021,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661-y
[3] Scientists reveal mechanism that cause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Retrieved January 13, 2021,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1/kl-srm011221.php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新冠病毒专题
官方命名 | 不是人造病毒 | 戴口罩管用 | 复杂的基因组产物 | 受体结合能力 | CRISPR检测技术 出现症状就晚了 突破人体防线 | 感冒福利 | 大羊驼的抗体 | D614G突变 | 死亡率下降

癌症突破
抗癌疫苗 | 癌症地图 | KRAS | 酒精 | CAR-T 2.0 | 单细胞CAR-T | 外泌体 | 白血病免疫疗法 | 膳食纤维与肝癌 | 中年危机 | 液体活检 | 化疗与癌症转移 | 抽烟喝酒要不得 | 癌症转移 | 癌细胞变脂肪 | 自噬反应 | 钾离子 | PD-L1远程攻击 | CAR-T安全性  | 染色体外DNA | 癌症全基因组 肿瘤内的细菌  | 抗氧化成分 | 老年血液

智慧之光

大脑逻辑 | 母爱 | 脑细胞 | 阿兹海默病血检 | 孤独 | 可乐 | 生酮饮食 | 阿尔茨海默病病毒假说 | 大脑抗衰老 | 麦克阿瑟天才奖 | APP蛋白 | 畅游大脑 | 细菌感染假说 | 睡眠与心血管疾病 | 电击提高记忆力 | 明星抗抑郁药 | 重新定义生死  | 脑机接口 | 分子蓝图 | 不睡会死 突破血脑屏障 | 清除困意


热门前沿
膳食纤维 | 人工智能 | 耐寒 | 维生素D | 脂肪治疗 | 细菌耐药 | 性别逆转 | 延年益寿 | 细胞分裂 | 减肥新方 | 单染色体酵母 | 吃不胖的方法 | 精准医学 | 单性生殖 | 胚胎发育 | 基因疗法 | 蚊子吃减肥药 | AI医生 |长寿天然分子 | 细胞排除垃圾 | 大道至简 | 吸猫 | 太空旅行 | 打印器官 全新抗生素 | 压力催生白发 | 吃不胖的基因 病毒基因 | 无情的科研机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