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肖四预测卷第一套主观题

2017-12-15 厚大法硕


考研倒计时8天


34.分析题

材料1:“花香里说半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很多城市人梦想的田园生活场景,但近日在海南三亚,青蛙们竟然因此被投诉了!一则市民投诉“蛙声扰民”得到坏保部门“神回复”的消息,28日在三亚成为热门话题。


近日,有市民投诉称,三亚天涯区金鸡岭路129号领海小区靠近河边的圈墙外面每晚有大群青蛙吵,影响休息。天区环保部门随后的回复广受网友称赞—“人和动物都是宇宙的一份子,人不应自以为是,凌驾动物之上,应珍惜动物的生命,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则世界会变得更加美丽。”


“世间任何生物,都有它存在的必要,和谐相处才是硬道理,才能构成千姿百态、繁花似锦的大千世界。“正是这几年来三亚通过双修和治水等举措,青蛙白鹭回归。见证政府通过大力整治换来了三亚良好的生态环境,不能因为人类而破坏动物的生存空间,请给这些动物一点宽容和理解。

                              ——摘编自新华网,2017年09月29日


材料2:应当注意的是,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面对这一顽疾,不惜代价、不顾后果地冒进蛮干并不可取。教十年前,人们相信“人定胜天”、人是一定能够战胜自然,报纸上、课本上的文章提倡“向沙漠进军”,认为沙漠是可以征服的,“我们一定能遂步改进沙漠,使沙漠变成耕地和牧场为人民服务”…,这样做的结果大多是得不偿失的。


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当前,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建设的规律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防沙治沙的措拖更为科学合理。一方面,应继续推进风沙源治理、建设防护林体系,寻重自然规律,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模式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成效。另一方面,在一些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方,要通过划定并严守沙区生态红线、封沙育林育草等举措,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沙漠自古就有,并不适合人工治理,实践也证明行不通。治沙不是要“消灭”沙漠和沙尘暴,而是治理人为形成的沙化土地。治沙,我们应该有信念、有信心,下定决心千好这件事,但也要注意讲科学,不蛮干。以往,一些地方认为”人定胜天”,玄目“向沙漠进军”,不顾自然条件,在不宜栽种草木的地方言目种树种草、改逵沙漠,结果受到了大自然的怒罚。防沙治沙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治哪里,怎么治,用什么树种,都要科学论证认真研究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06月17日、2016年05月28日


材料3:“中国已经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十九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日前的这春话令人振奋。数据显示,五年来,我国治理沙化土地亿亩,沙化土地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联合国环境署不吝溢美,夸赞“中国是全球沙漠治理的典范”行动,才有“美丽中国”。

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没有一个国家在成为工业大国的发展历程中不曾产生环境破坏问题,同样,也没有一个国家不曾付出艰辛努力便收获良好生态环境。生态问题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治理和恢复亦有其客观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代接着一代干。


55年前,大概没有人能够想到,“哀花残叶败,惊风卷沙狂”的塞平坝,能够如今日这般“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五十五载寒来往,三代人连续奋斗种下112万亩树,让这一”不可能”成为“可能”。量变终究会积累成质变,拿出决心、毅力、魄力,朝好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推,美丽中国必将由愿景化为现实

                              ——摘编自人民网,2017年10月27日


(1)针对“蛙声扰民”,为什么要“给这些动物一点宽容和理解”?


答:(1)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将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蛙声”本来就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们应该尊重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2)如何理解“治沙不是要消灭沙”?


答: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拿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沙摸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治理沙漠化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不能放任沙漠化威胁人类的生存也不能盲目“向沙漠进军”。(注:也可以从适度原到的角度分析,但主要应答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统律性的二)


(3)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赛罕坝和库布其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有什么启示?


答案: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这两句是十九大告文)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键。我们必须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治理环境问题时,必须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方法,并真正付诸实践,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最终实现美丽中国。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


儿子应声答道:“够,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拌粽子的。


他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于叫《共产党宣言》。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甘,无数的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

      ——《信仰的味道 》2012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材料2: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集体出行,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习近平在参观时深情地说: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从梦想起航的地方再出发—习近平的初心》,新华牡《学习进行时》


材料3:只有不忘心、牢记使命、水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习近平2017年10月31日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时的讲话


材料4: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习近平2017年10月31日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时的讲话


(1)结合“信仰也是有味道的”来理解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为什么“是我们党的根?

答:这一科学论断有着科学的依据


第一,这一判断首先基于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国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第二,这一判断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提出新的愿望和期待。


第三,这一判断同时基于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明确要求,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宏伟新蓝图同样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第四,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来说,我们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构成了划时代的理论新建树


(2)为什么说“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答:第一,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第二,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间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把握和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竖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还要重提“红船精神”?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答: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战略的谋划和实施,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根据发展阶段制定发展战略,一届接着一届办、一代接着一代干,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我国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时代要求,既明确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提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一战略安排,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之所以不再提GDP翻番类目标,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现在产能不足已不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突出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质量还不够高。我们要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若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不提GDP翻番目标,是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挥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同志载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道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人民日报》2017年5月26日


材料2:以下是“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大年的一些名言:“抓兴中华,乃我辈之贵。“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父辈们的祖国情结,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和成才,并在右我一生中几乎所有的选择。这就是祖国高于一切!”


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


我最骄傲的,就是入选了千人计划'专家,因为有一群赤胆忠心的‘人和我一样国归祖国,一同前行。


材料3:每一位采访时象,都诉说着对黄大年发自肺腑的不舍。在采访过程中,他们都是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一位出租车司机,这几年一直接送黄大年往返机场。听到黄大年去世的消息,他沉默很久,低声地说:“我还想再为他做点亭,他的骨灰回南宁吗?我知道许多车是忌讳运骨灰的,但我不怕,我想再送他最后一次。”感动就是这么简单。任何人只要走近黄大年,都会被他一颗火热的心所化

一《黄大年,我们不会停止怀念(采访乎记)》,《人民日报》2017年7月13日


材料4:廖俊波生前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2015年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晚,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本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


2017年6月6日,党中央决定,授廖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就像个画家,在一张自纸上能画出美不胜收的图画;他就像个魔术师,总能在困境中拿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招;他像个救火队长,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形。”这就是廖俊波特有的创业魔力,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大变样。新华杜北京2017年4月14日电,题:《“樵夫”的魔力一追记全国优秀县要书记廖俊波》


材料5:3月24日,是廖俊波出膑的日子。他家楼下的路上,送别的人群将前后数十置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遗体送别仪式上,来自美国、菲律宾、香港、北京、福州等各地的哀者络绎不绝。


在他离开将近一个月之后,怀念他的声音依然此起彼:“我至今不相信他真的走了!”“都说焦裕禄是好千部,我觉得他就是当代的焦裕禄!”…….访中,几乎相同的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每个人提起他都忍不住红了眼阻、流下热泪。


这个自称“樵夫”的“砍柴人”,兢兢业业、不知疲倦地一直忙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如今,他突然走了,却带不走人们对他的怀念。这些天,他们仍在一遍遍呼喊着他

新华社北京2017年4月14日电,题:《“樵夫”的魔力一追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使波》


(1)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黄大年同志为什么还认为“祖国高于一切”?


答:

第一,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的运用也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2)“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体现了黄大年同志怎样的思想和品质?给我们提供什么启示?


答:“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体现了黄大年同志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他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这启示我们,要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统一,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务实和实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如绵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


(3)结合材料3、5人们对黄大年、俊波的怀念,说明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答: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也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凡是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的,人民群众都不会忘记。在今天,只要把自己的梦想融人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就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今天,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夹业、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对此,许多人感到困惑,世界到底怎么了?


要解决这个困惑,首先要找准问题的根源。有一种观点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国际社会国经济全球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

——习近平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2:当年,中国对经济全球化也有过疑虑,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过忐忑。但是,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江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


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满,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这是正确的战略抉择。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暴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习近平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3“一带一路”赢得了广泛的认可。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带一路“已被视为全球化的新模式,较此前的全球贸易浪潮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一带一路’倡议就像是来自东方的使命。和西方完全不同的是,它不掺杂欧美的殖民主义。价值观以及政治干预。这一来自东方的使命是服务和关照全世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


阿联酋《海湾报》认为,一带一路”或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合作模式”。德国《世界报》网站引用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话指出,与傲慢的西方模式相比,中国的“一带路”倡议是更受欢迎的全球化模式,因为它不带“说教”,“没有老师,没有学生”,所有国家都有权塑造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


新加坡《联合早报》则指出,随着主要发达国家的参与,“一带一路”已经从中国倡议变成世界共识。2017年7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4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我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和行动计划。连前些时候怀疑中国是在非洲大陆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西方媒体,都刊发评论,称“一带一路倡议将引领新的全球化2.0”。


“一带一路”这一中国方案,正以聚沙成塔的努力,推动打造世界经济增长、合作、治理、发展新模式,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

——《用发展的杠杆镜动未来(评论员观察)》),《人民日报》2017年5月16日


材料5: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的开放不是你输我赢,而是合作共赢。中国有句俗话,买卖不成仁义在。中国不搞霸王条款,不图占别人便宜。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出台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举措。

——2017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时的讲话


(1)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的玩象?


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认真面对。但是,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


应当看到,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过去数十年,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今天的世界,正面临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刻转变。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事实证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验,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坚定开启新征程,进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2)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已被视为全球化的新模式”,“是更受欢迎的全球化模式”,“将引领新的全球化2.0?


答: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整体不足,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全球经济治理滑后与发展失衡,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是给经济全球化以巨大的推动力。经济全球化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代表。”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这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利于挖据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各国内生发展动力、拓展世界经济增长新空向,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迷、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机遇、新动力。过去4年,“一带一路”建设在实现“五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推进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贸易的发展,帮助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克服了他们面临的困难。


“一带一路”是包含创新思想的全球化时代的“世纪大工程”,是“最大规模的全球经济振兴计划”、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是全球化的新模式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是出自地缘政治的考虑,而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契合了各国求发展谋合作的共同愿望,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一带一路”要弘扬的是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希望周边国家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而不是以邻为壑;"一带一路”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不搞一言堂,不把一已之欲强雄于人,而是与各国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五通是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建设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是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一带一路”将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是更受欢迎的全球化模式”,“将引领新的全球化2.0°


(3)如何秉持中国的全球治理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未来

答: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把“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因为内容太多,时间不够了,所以36题就没有给大家发。大家可以找同学借阅或者买一本。



戳下面标题可直接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