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苑 | 何自然:语言模因中的元语用意识

何自然 语言服务 2023-04-16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



何自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创始人、名誉会长,曾连续两届入选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编委。在国内外发表论文逾200篇,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语用学著作《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和国内外第一部从理论建构和应用探讨两方面系统研究语言模因的专著《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以及其他语用学、语用语法等专著和译著十多部,其论著在有关学科论文中的被引用率一直排在全国前列。


语言模因中的元语用意识


提    要

语言模因在社会人际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隐含和明说信息的传递往往受交际者不同的意识凸显程度所支配,而涉及语言使用意识凸显的研究是语用学顺应理论的重要课题,它推动着元语用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在元语用学理论的指引下,基于汉语模因在社会人际交际中的表现,分析交际者在传递语言模因时凸显的元语用意识,探讨这些意识表现的方式和意图。作者在此首先对元语用意识与语言模因的关系作一概述,然后分类探讨语言模因在信息传递中元语用意识凸显的不同维度问题。

关键词

语言模因;元语用意识,不同维度的意识凸显;信息传递


1

缘    起


1.1   元语用和元语用意识
语用学家们(Leech,1983;Verschueren,1987、1989、1999;Mey,1993;Caffi,1998;Bublitz & Hübler,2007) 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就谈论元语用学 (metapragmatics)了。其中Mey(1993:173- 205)更具体、系统地在他的专著中专章谈论了元语用学;他还在 1998年 编 写 的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Pragmatics(1998)中 收 进 Caffi 的 Metapragmatics 作 为 词条。这些论述有解释,有实例,表明元语用学是审视、分析、反思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问。研究元语用就是研究语用中的语用问题,即在深一级的语用层面研究现实的语用现象。这个层面隐含的元语用知识是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或人类学中“为社会行为所作的文化价值判断”(Silverstein,2012:20)。元语用学包括对语用范围、对象、目标、任务、观点、方法等进行探究、分析和评论。从语言使用层面上看,所谓元语用则指语言使用者在表达语用内容和方式的基础上刻意使用更深层次的另一种语用内容和方式来表达意图或发表评论。本文主要涉及的正是这种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元语用问题。元 语 用 中 元 语 用 意 识(metapragmatic awareness)指人在运用语言表达过程的一种自我意识。我们在选择和运用语言时要凸显什么样的自我意识,Verschueren (1999:66-67;173-200) 就说过,意识凸显(salience)是意义产生过程中显示语言交际者所处的角色地位,以及他在交际中作出语言顺应时所持的心态;意识凸显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心理上显示的一种自我意识程度的反映,是语言互动过程中各自刻意的语用表现,这些凸显的自我意识就是程度不同的元语用意识。由于受社会或认知因素的影响,交际双方对事态的认识度不同,而且会带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他们在言谈中存在思维上的差异,意识上凸显的维度,包括程度和范围都不尽相同。一些意识凸显度低的表达方式,很可能是说话人想传递某种特殊信息,这时听话人就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体会和分析对方话语的用意。因此,我们就要区分话语中明说的和暗含的信息,要注意说话人在不同的意识凸显维度支配下的语言表现(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2007)。
1.2   元语用意识标记和语言模因
有关模因与语言模因,国内外论述的文献很多(Dawkins,1989;Blackmore,1999;Bro⁃die,1996;Aunger,2002;Distin,2005、2011;何 自 然 、何 雪 林 ,2003;何 自 然 ,2005、2016、2017;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2007;何自然、陈新仁等,2014),这里就不再赘述。总之可以说,模因寓于语言之中,语言中普遍存在模因现象,语言模因在人际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人们在交际中喜欢将接触到并留下深刻印象的语言信息直接模仿、复 制,或联想、类推,使之获得受众的认同。当语言信息一旦得到受众的认同和支持,就会人云亦云地争相仿效,并在形式或内容上添加一些变化,让其进一步复制、传播、流行。这样的语言信息(包括词语、句段、篇章的形式或内容)就是语用中的语言模因。语用中的语言模因传播方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地直接照搬原信息的,它的宿主会在原信息的形式或内容启迪下产出另一种语用深层的变体模因,这就是语用模因中的元语用传播。语言模因变体的元语用传播多半是宿主要刻意暗示意识到要凸显的信息。如果说通过模因直接传递的原信息是宿主明说的语用信息,那么模因传递原信息深层的隐含信息就是元语用信息了。它们都是宿主意识上要凸显的信息。因此可以说,宿主产出并传递的语言模因是他在元语用意识支配下的一个明说或隐含的标记。本文要讨论的是有关语言模因中的元语用意识。元语用意识是语言运用背后的现象,是言者心里的或意识中的东西,使用语言模因时会体现宿主的元语用意识,或宿主的元语用意识会催生出语言模因。因此可以说,在元语用意识支配下形成的语言模因中往往能凸显言者的意图。我们下面要探究的是语言模因中元语用意识的表现方式。


2

语言模因中元语用意识的表现方式




2.1   信息形式凸显元语用意识


模因宿主顺应社会语境联想到某些固定的信息形式,并在这些原信息形式的基础上,刻意使用更深层次的另一种语用方式来表达意图。
2.1.1   成语及仿成语谐音
受四字结构模式触发而产出及传播的成语及其同形谐音结构(仿成语)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模因。宿主将成语原信息结构的字词置换成同音或谐音字词的仿成语,经复制和传播形成的模因,凸显他意图传递的元语用意识:
(1)a. 燃煤之急(燃眉之急)——凸显燃气和煤炭供应不足。b. 芯酸往事(心酸往事)——说的是我国芯片制造的艰苦历程。c. 得芯应手(得心应手)——凸显某牌子笔记本电脑装有高性能芯片。d. 书途同归(殊途同归)——凤凰网为推介图书而设的栏目名。e. 随心所驭(随心所欲)——称赞某牌子轿车凸显其强大的驾驭功能。
2.1.2   诗词歌赋同构异义模因宿主会仿照普罗大众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格式产出一种同构异义变体模因信息。如仿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仿唐朝刘禹锡《陋室铭》等创造出大量的同构异义模因以凸显宿主的元语用意识。最近,钟南山院士因抗击新冠肺炎做出贡献,继获共和国勋章后再获 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为此网上出现仿词牌“忆秦娥”格式流传的《钟南山》 一词,作为同构异义模因变体凸显宿主赞颂院士功勋业绩的元语用意识:
(2)a. 钟声烈,南山阻断汉江虐。汉江虐,千家闭户,万人面灭。济世路漫真如铁,呐喊音尘从未绝。从未绝,国士无双,华佗扁鹊。
某药物(肝安注射液)广告为凸显宣传意图,便借助唐诗《清明》的格式(清明时节雨纷纷……)仿造出一个同构异义的广告模因(郭女环, 2010):
b. 肝炎患者急惶惶。求医觅药走四方;借问良药何处有,侨光药厂出“肝安”。
另有受 《孟子·告子下》 中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触发而产出模因,从中凸显宿主的元语用意识,即不满并主张惩罚沉迷玩手游的学生:
c.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坏其手机,掐其网络,断其电源,空留其身,让其刷屏不能,聊Q不得……
从以上例子可见,仿拟诗词歌赋固定格式而触发的同构异义语言模因,看重的是诗词歌赋的固定模式,并不顾及原信息表达的内容。
2.1.3   旧调新词语言模因中还有一种较为特别但相当常见的信息形式,就是按语境联想将一些家喻户晓的曲调填配自创歌词。模因宿主以曲调作为语言模因的固定形式,产出变异歌词形成同构异义语言模因,凸显自己的心思和感受:
(3)a. 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识谁,全都送到农村做化肥。(相声演员冯巩据《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触发填词)
不过例(3a)的模因变体倾诉现实之余稍嫌消极,看看下面的《退休的朋友们,我们来相会》,其内容除倾诉现实并带自我调侃之外,对生活的态度显得更为积极、乐观:
b. 退休的朋友们,我们来相会,鬓角已发灰,形象也憔悴。叫帅哥,喊美女,其实是互吹!家里家外事情一大堆。啊,退休的朋友们,生活的压力我们背,多努力,勤运动,酸甜苦辣人生才是真滋味。c.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拐棍添条腿,轮椅孙儿推。你颤巍,我摇晃,痴呆更狼狈,哆哆嗦嗦说话不入味。啊,退休的朋友们,现在的身体好珍贵,别贪睡,别嫌累,有空常常逛逛网络也陶醉!d. 退休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白发有一把,皱纹有一堆;人变矮,腰变肥,生活还挺美。好朋友相聚,难得有机会,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好的生活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六七十岁的这一辈。e. 一年又一年,我们重相会,老太要更美,老头要更帅!眼还亮,耳不背,能吃又能睡,统统忘掉今年多少岁。啊,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高高举起杯,挺胸膛,笑开眉,欢乐属于永不言败的这一辈。


2.1.4   词语模式仿制

这类语言模因是宿主套用常用的词模、语 模,如“xx 化”“xx 不能大于 xx”“ (如果)这不是 xx,什么(才)是 xx”等,形成模因,凸显他对事物看法的元语用意识:


(4)有人讥笑一些老年人,说他们是“知识退化,器官老化,思想僵化,等待火化”!(崔永元) 

(5)名声不能大于才华;财富不能大于功德;地位不能大于贡献;职位不能大于能力。(莫言) 

(6)没有发票凭证,没有任何裁罚,这不是失职,什么是失职?这不是包庇,什么是包庇?(引自网页)


2.2    信息内容凸显的元语用意识

模因宿主顺应社会语境触发的语言模因不限于信息的形式,更多的是信息的内容。除直接引用信息外,在原信息内容的基础上,他会刻意从更深层次来凸显要表述的内容,从而触发出新的模因变体:
2.2.1   信息内容直接触发配合社会语境,以明说的语用方式将信息内容直接作为元语用标记从深层触发出元语用意识:
(7)a. 人的一生就是“风”的一生:10岁风趣天真;20岁风姿绰约;30岁风华正茂;40岁风韵犹存;50岁风花雪月;60岁风湿骨痛;70岁风雨飘摇;80岁风烛残年;90岁疯癫无常;100岁风光大葬。(莫言)
上例“人就是风的一生”是一个明说的语用信息,但从深层认识“风”的一生便触发出一系列以固定成语和常见四字词组为信息内容的语言模因,这就不是单纯的语用信息,而是语用信息的各种模因变体,带有宿主刻意凸显人生各个阶段不同特征的元语用意识,即只有10岁的儿童才配称“风趣天真”,只有80岁的老者才凸显其处于“风烛残年”。无独有偶,网上流传一篇《光的感悟》,宿主对“光”发出慨叹是语用信息,而在深一层表达的语用信息则是感悟到不同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光”,从而触发出多个与“光”组合连用的语言模因变体,凸显长者感悟人生百态的元语用意识:
b. 年轻为国争光,老来共度时光,眼下不再荣光,心态务必阳光。要让往事忘光,告别昔日风光,珍惜当下晨光, 日子一定闪光。笑迎明日曙光,寸金难买时光,享受余下亮光,欢度老年银光。人生犹如星光,残蜡总会烧光,追求快乐烛光,绽放晚年余光。
2.2.2   谐音替换触发以明说的信息内容作为触发模因的依据,生成、复制和流传一种与明说信息似是而非、仅谐音相似的语言模因,如例(8);或以谐音替换但含义不同的语言模因,如例(9)。我们先看例(8):
(8)a. 半 tour 废(半途而废);Book 思议(不可思议);cheer 不舍(锲而不舍);深藏blue(深藏不露);贪生 pass(贪生怕死);whistle 欲为(为所欲为);关你 peace(关你屁事);star 皆空(四大皆空);有 bear 来(有备而来);无可 phone 告(无可奉告)b. 举头warming月,低头school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酒逢知己 champion少,话不投机boundary多(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mention发大财(闷声发大财)
上面例(8)两组明说信息的谐音替换竟然用了中英文混搭的方式,其中的英文谐音替换汉字,但与英语原词义毫无关系,整个说法显得十分另类,其元语用意识不外是一种无实质用意的调侃。这是近年网上年轻网民作为模因宿主流传的模因传播方式。这种谐音替换不利于维护汉语的纯洁性,是语文工作者极不赞同的行为。不过那很可能是一种弱势模因,只短暂存在于社会公共话语中,将会陆续被淘汰。下面例(9)的模因变体十分常见(何自然, 2019)。宿主以谐音替换的方式触发模因变体。宿主借原信息内容的谐音变体凸显其元语用意识,即表达某种情感,或配合特定的宣传作出某种联想:
(9)a. 婶可忍,叔不可忍的躁动情绪浮上中国民众心头。
宿 主 以 谐 音 替 换 了 “ 是 可 忍 , 孰 不 可忍”,为美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力而甩锅中国一事表达愤怒的民情。

b.“锅瘾,吃锅成瘾”(火锅店广告) 
将“过瘾”谐音替换成“锅瘾”,凸显“吃火锅会成瘾”的元语用意识,为火锅美食宣传。
c. 湘约时光(相约时光)饭店
用“湘”取代相,其深一层的含意是要凸显该店以湘菜招徕,约请喜爱湘菜的宾客来店共度美好时光。
2.2.3   词语双关触发双关是修辞格之一,指“有意利用语音和语义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具有双重含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张涤华等,1988)。双关是原信息语音或意义导致的正向偏离,词语双关触发的语言模因让受众通过对事物的联想,意外地领悟到模因宿主刻意凸显的意图,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
(10)歇后语语音双关a. 棒槌缝衣服——当真(针);b. 炒咸菜放盐——太闲(咸)了;c. 刀砍琉璃瓶子——批(劈)评(瓶);d. 笛子配铜锣——想(响)不到一块;
宿主借年份生肖的动物名称,以谐音或与音、义双关的吉祥词语巧妙地凸显出一系列新春佳话,触发相应的贺年语言模因(不过,这只是些即兴词语,有时限的制约,新年过后就少见传播了):
(11)年份生肖语义双关a. 恭祝新的一年里有“鼠”(数)不尽的快乐,“鼠”(数)不尽的幸福;有情人终成眷“鼠”(属);让所有的好运都“鼠”(属)于你。b. 身 壮 如 “ 牛 ”;财 源 广 进 ,“ 牛 ” 气冲天。c.“虎”(粤音同“苦”) 尽甘来。d.“兔”(粤音同“吐”) 气扬眉。e.“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生意兴“龙”(隆)。
语言模因宿主使用这些触发手段产出的语言模因,是一个新年祝福的元语用标记,凸显他对未来表露美好祝愿的元语用意识。
2.2.4   文本译文触发翻译文本触发的语言模因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它源于宿主对文本的联想,从而凸显自己对文本内容的元语用意识。例如:
(12)a. 住む场所は异なろうとも、风月の営みは同じ空の下でつながっている。
日语文本经汉字文言简化后,这句话就是:
b.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新冠肺炎流行初期,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给我国湖北捐赠的口罩和红外体温计外包装上印有上述的汉语文本。这是一个正面的译语模因,凸显了疫情下的人间温情的元语用意识,表示日中友好,日本人民援助中国抗疫。负面的模因则往往是刻意歪曲文本原意炮制出来的不良译文,凸显一种负面信息并将之传播,暴露恶意译文散布者的不良意图。例如2019 年,为抗击美国对华为公司的打压,任正非先生曾说过要“杀出一条血路”。这句话只是一句俗语,用于面对困境时作自我鼓励。的正确英译应为to fight one’s way out。可是,当它传到西方政客和外媒那里,他们的元语用意识却是“华为在宣战”!于是刻意将“杀出一条血路”演绎为:
(13) *Surge forward,killing as you go, to blaze us a trail of blood. (冲啊,边冲边杀,让鲜血染红我们的道路。)
这个译文文本触发的显然是一个负面的语言模因,凸显其怀有恶意的元语用意识。


3

语言模因中元语用意识凸显的不同

维度




我们说过,语言模因中的明说或暗含话语可以说是元语用意识支配下的标记。也就是说,语言模因内含有宿主不同维度的元语用意识。所谓不同维度,即不同程度和范围,指宿主的元语用意识可深可浅,可明可暗,而且不全是语言现象,还可能是思维现象、心理认知现象。《社会心理学》(1995)告诉我们,人的意识有社会意识和心理意识,即对时代、国 家、家庭、亲友、个人和事物所采取的态度,以及心理上的情感、意向、信仰等方面的表元语用意识调控着语言的语用。模因宿主在触发语言模因之前,总会根据已知信息,结合语境和交际目的产生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心理的感受,而且往往将抱有的态度和感受对已知信息作深一层的联想,触发出可供传播的语言模因或模因变体,在话语中作为一种意识标记凸显出来。这时受众会根据宿主产出的语言模因(元语用标记)去理解其元语用含意。“一种模因如果有某种性质或因素使它更能打动人的心灵,那么它将迅速扩散到整个群体”(朱志方,1998)。宿主通过语言模因的产出,从不同维度(程度或范围)凸显他对所谈事物的元语用意识,让语言模因获得受众同感、接受和支持,并通过受众将语言模因的信息进一步复制和传播,让语言模因凸显的元语用意识发挥出其社会语用功能。我们下面要探讨的是,语言模因如何凸显元语用意识的问题。
3.1   刻意指代某事物,凸显对事物的认知
模因宿主就某信息联想到利用这个信息的谐音或其中相关的形式或意义,产出一个模因或模因变体来刻意指代事物,凸显他对该事物的认知。如例(1)a 的“燃眉之急”代以“燃 煤”之急;(9)b 的过瘾和“锅瘾”,则刻意以谐音双关来凸显火锅美食。宿主的元语用意识并不介意谐音取代原信息后该信息意义还有多少程度保留,也不介意取代后的谐音语词是否合乎汉语的规范,他着意的只在于用谐音凸显自己传送的事物信息。
3.2   配合宣传与推广,凸显对事物、行为的态度
为配合社会事业的宣传,助力事物的推广,模因宿主往往仿拟某一家喻户晓的文字信息来凸显对事物的态度。有时则利用词义双关、套用词语形式或内容等作为元语用标记,触发出意在宣传、推广某事物或提倡某行为的语言模因。如诗词歌赋形式触发的语言模因中,例(2)b 仿《孟子·告子下》的行文形式凸显了宿主对学生沉迷于“手游”的不满:“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坏其手机,掐其网络,断其电源,空留其身,让其刷屏不能,聊Q不得……”;例(5)利用常用词语模式“xx不能xx”,凸显提倡正确的人格素养:“名声不能大于才华;财富不能大于功德;地位不能大于贡献;职位不能大于能力”;例(11)则借年份生肖的动物名称,凸显对新年的到来发出良好的祝愿。
3.3   从容应对现状,凸显对事物的信心
通过语言模因的产出,宿主的元语用意识凸显他对事物的信心,从而鼓励自己和受众去从容应对。例(7)b 借着“光”字组合模因的感悟,道尽年长一辈的人生百态,显现宿主对待生活的从容、乐观的意识:既看到青年时代的“争光”和取得成就的“闪光”,也要面对年老的现实,鼓励自己要绽放晚年的“余光”。再如例(2)a 的“忆秦娥”词牌触发的同构异义语言模因变体《钟南山》,其元语用意识凸显宿主赞颂院士功勋业绩:“钟声烈,南山阻断汉江虐”,“济世路漫真如铁”,“国士无双,华佗扁鹊”。
3.4   自嘲与调侃,凸显无奈与激励
改变语言模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宿主自嘲、调侃作为元语用标记,凸显对事物的无奈,倾诉对事物的看法或期盼事物的改变。如 例(3)模仿歌曲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产出的多个《年老的朋友来相会》 的模因变体,一方面凸显老人的感悟,流露出一点儿伤感(“鬓角已发灰/形象也憔悴”“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又带点自嘲、调侃和无奈(“你颤巍,我摇晃,痴呆更狼狈,哆哆嗦嗦说话不入味”),但另一方面又凸显老人的乐观与自足(“眼还亮,耳不背,能吃又能睡,统统忘掉今年多少岁”“欢乐属于永不言败的这一辈”)。这样的元语用意识只有在以模仿为特色的同构异义模因或模因变体中才能凸显出来,其语用效果是一般陈述难以获得的。
3.5   针对负面事件,凸显正义伸张
社会事件不一定都是正面的,它可能作为负面信息传播,但最终会遇到正面言论挑战和抨击。如例(13)“杀出一条血路”这样一句表示不屈不挠的豪言壮语,竟被《华尔街日报》带着居心叵测的元语用意识,污蔑为“要对西方宣战”“要让西方血流成河”,传播一个居心叵测、恶意歪曲的翻译模因。但西方政客及媒体的行径最终遭到我国网友撰文反击(黄政,2020),揭露他们在恶意的元语用意识支配下散布负面模因来肆意造谣、打压华为的恶行。


4

结    语




本文试图分析语言模因现象和元语用意识之间的关系,提出语言模因可以是宿主在元语用意识支配下的一种元语用标记。这种元语用标记是宿主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意识支配下,受某一熟知的语用信息(原信息) 触发,模仿该信息或对信息进行深一层的类推,成为可供传播的语言模因或模因变体。语言模因作为元语用标记时,总是蕴含着宿主受社会心理影响的元语用意识。通过语言模因,宿主以明说或暗含的语用方式,表达对事物的态度和心理上的认知。这就是语言模因中元语用意识不同维度(程度和范围) 的凸显。如凸显谈论的事物,对事物的认知,树立信心,激励改变;凸显对事物的无奈,因应事态作自我嘲讽和调侃别人;反映与斥责社会负面事件,伸张正义,打抱不平。充分认识语言模因中元语用意识凸显的关系会对社会语用产生积极的作用,语言模因的产出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语言生活,促进社会文明和文化进化。


本文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编辑部及何自然教授授权发布

推荐阅读


访谈 | 中国语用学拓荒人何自然:期待海外学者目光投向内地

访谈 | 中国语用学的拓荒者和坚守者——何自然教授访谈录

推荐 | 《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国内外第一本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专著

学苑 | 桂诗春教授谈模因论与文化的进化——为《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写的序言

推荐 | 李冬梅、何自然译《文化的进化》:文化进化理论前沿的研究成果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关键因素

学苑 | 何自然、李冬梅:模因论的一个评议性重估——Distin《自私的模因》读后

推荐 | 知名语用学家何自然教授近十年主要论著

悦读 | 何自然:广外历史长河中一株永不枯萎的银杏

怀念 | 缅怀我的学长——诗春教授(何自然)

学苑 | 何自然:关于Distin的两本专著评介

学苑 | 何自然:己所欲,施于人——改革开放40年回眸

学苑 | 何自然:人际语用学:使用语言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

学苑 | 何自然:外语学刊须以培养青年学人为己任

学苑 | 何自然:语言模因与公共领域的生态环境

学苑 | 何自然:语境新论

学苑 | 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变体的应用

学苑 | 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

学苑 | 何自然: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社会语用身份建构与认同

学苑 | 陈新仁,何自然:“吃+NP-f”的模因句法学阐释

学苑 | 李捷,何自然:语言模因的主体性与语境化

学苑 | 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资源共享

获取进群方式


语言服务

11万+语言学人已关注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欢迎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期刊好文



大家都“在看”,就差你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