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拜年:从庙堂到民间的春节祝福

话说佛山
2024-08-31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头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作“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关上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吃饱之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这便是拜年的起源。

拜年,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辞旧迎新、向长辈及亲朋好友领导同事表达美好祝愿的必不可少的一种礼节。

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云:“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由此看来,宋代过年就有3天假了,并且从早晨起来就开始拜年。

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陆容不仅道出了朝廷命官黎民百姓连日川流不息的拜年人流,也揭示了朝廷命官及黎民百姓拜年时的不同心态。

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述道:“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由此可见,拜年是有序的,先拜家长,然后再拜邻居亲友,本人去不了的,还要派子弟前往代拜。有的有矛盾一年也不来往,这时也互相拜年,相逢一笑泯恩仇。

除了登门拜年,贺年片也是拜年的一种方式。古时文人雅士和官员就流行互送贺年片,当时称拜年贴。拜年贴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在宋代,上层士大夫就有用名帖互相拜年的习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中记载道:“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名刺”就是如今贺年卡的起源。“名刺”用梅花笺纸裁成,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的姓名、住址和恭贺文字。仆人拿着主人的“名刺”前往代替主人拜年,一是士大夫交友广关系多,没有小轿车快速穿梭,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时又费力;二是关系一般般,不大密切,甚至有些芥蒂。“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所以就不亲自前往,免去了见面拜年的虚情和尴尬。明朝杰出书画家、文学家文征明曾在《拜年》诗中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可见当时贺卡之多,虽简单,却也起到了联络感情和互相拜年的作用,既方便又实用。

此外,团拜也是拜年的一种方式。团拜大约始于清代。清人艺兰生在《侧帽余谭》中写道:“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大家欢聚一堂,拱手相拜,省去了到处奔走拜年的劳累,不亦快哉。不过,也难免有人在团拜之后,仍要到上司处拜上一拜,借机送上一份礼品。也难免有脾味相投的同僚,登门拜年,你来我往,把盏品茗,倾心交谈,吟诗作对。(韩峰)

元旦朝会“高大上”

古代称臣见君为朝,君见臣为会,合称朝会。自汉代以来,每年的新年元旦,朝廷都要举行元旦朝会,不但京官从七品以上要参加,而且各地地方上的太守、通守以及驻守地方的留守、副留守等大臣通通都要赴京朝集。

《万国来朝图》清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为乾隆年间对紫禁城内元旦朝贺活动的形象记录。

宋朝时,给朋友、同僚送贺卡拜年,是盛行于士大夫群体的时尚——对,就是送贺卡。别以为送贺卡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事情。南宋人张世南记载说,每逢过年,“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那些在外地为官的士大夫,春节前都会派遣仆人,带上贺年卡给京城的领导拜年。过年只送贺卡,没送银行卡,想来那时候的官场风气还算清廉。

不独在外为官者热衷送贺年卡,其他士大夫也是如此。与张世南差不多同时代的周密说:“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欲以为常。”另一位南宋人周辉也记录了宋人过年送贺卡的习俗:“正至交贺,多不亲往。有一士令人持马行,每至一门喊数声,而留刺字以表到”。看来宋朝人拜年,多半不会亲自登门,而是叫仆人带着贺卡,骑着马,挨家投帖,每到一家大门口,大喊几声“某某某来拜年了”,然后留下贺卡就走了。

《日月合璧五星连珠图》高仿真品(局部),清代徐扬绘。画面呈现的是初一时,文武百官进京朝贺,市井百姓也纷纷出门互相拜年,京城新春贺节的街景,呈现清朝皇都繁华富庶的景象。(供图/艺术品中国网)

由于宋朝流行送贺卡拜年,当时便发生了一桩趣事:上面提到的周密,他有个表舅,叫吴四丈,生性滑稽,不拘小节。有一年春节,因为家中仆人都有事情忙,抽不出人手去送贺年卡。吴四丈再不拘小节,这送贺卡的年数也不能省了。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际,恰好友人沈子公派了仆人来拜年。吴四丈一面接待沈家仆人,一面漫不经心取出沈家的贺年卡来看,发现沈家要拜年的人家,都是自己的亲友。吴四丈心里一动,想出了一个馊主意:请沈仆喝酒,然后偷偷将沈家的贺年卡都换成了自己家要送的贺卡。沈仆不知情,饭饱酒足之后,匆匆告辞,往其他各家投帖拜年去了,其实送出去的都是吴家的贺年卡。后来吴四丈将此事告诉了沈子公,把上回换下来的一大束沈家回帖还给他。两人哈哈大笑。

《日月合璧五星连珠图》高仿真品(局部),清代徐扬绘。(供图/艺术品中国网)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宋朝的送贺年卡已经有点“变味”了?一些宋朝人也有这样的感觉,他们说,“送门状习以成风,既劳于作伪,且疏拙露见为可笑。”“不诚之事,不可为也。”认为过年派人送张贺卡,是敷衍了事,虚伪,没有诚意。

尽管正统的士大夫对送贺年卡不甚待见,但这种拜年方式还是越来越流行,到明清时,投帖拜年成为普遍的交际礼仪,并且越来越“变味”。明朝文人文征明有一首《贺年》诗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可见朝野上下送贺卡拜年已风靡一时。

团拜会:清代盛行团拜会

清代春节时,京官之间盛行团拜,就是一项众多人聚在一起庆贺新春的团体活动。团拜其实是古代“元旦朝会”的延续,清朝时的团拜范围很广,按参加者的范围来分:有官场同僚间的团拜,有亲戚朋友间的团拜,也有老乡之间的团拜。

如果你是京官,可千万不要错过了每年岁首同僚间例行的团拜活动,其规模有大有小,较大型的就是九卿和六部的团拜。虽说同僚间的团拜活动只是一种程序化的应酬,却是一个发展人际关系的良机。如果你从外地来京做官,可以参加同乡间的团拜活动。它就好比大学里的老乡会,当你过年想家时,能够彼此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也能缓解你的思乡之情。

团拜活动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我们知道的茶话会、团拜会还有每年中央电视台举行的联欢晚会都属于这种活动。

民间拜年情意浓

民间拜年相比官场和庙堂,虽然也有一些礼仪和规矩,但更带有浓浓的人情味。

《岁朝欢庆图》清代,姚文瀚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家族内部把年拜

新年那天一大早,家族里的人就聚在一起,开始拜年了。自明清开始,拜年的要求是:首拜天地神衹,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分次序互拜。传统的拜年手势有男女之别,男子作揖时,右手成拳,左手包住;而女子恰恰相反,不抱拳,只压手。如果你年龄小、辈分低,要不停地作揖拜年的话,那你不该烦恼反要庆幸,因为能得到压岁钱啊!在拜年之前,长辈们会先用彩绳把钱串起来,等你拜年的时候给你。

《太平春市图》(局部),清代丁观鹏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了农村欢庆新春的热闹景象。

姻亲之间互拜年

春节当然要走亲访友了,姻亲间的拜年可是拜年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姻亲拜年也有一定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在姻亲间的拜年中,女婿拜岳家与甥舅之间的拜望受到特别重视,因为古代妇女在新年里,要遵守许多禁忌并且要操持家务,重视女婿拜岳家也算是对女性的变相礼遇吧。女婿去岳父、岳母家拜年时,当然要带上拜年礼物,进了门,要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在所在所有春节的习俗中,很多习俗都跟鬼神、祖先有关,不过拜年却是一项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从庙堂到民间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像团拜、拜年帖等方式在今天仍能看到它的变体,而民间拜年习俗也更多地保留了下来。

作者:卿云然 文节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话说佛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